亲,请登录 | 注册为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水井坊“酒醉”迷失方向

2014/7/12 20:50:37    来源:    作者:    点击数:249
分享到: 更多

 主持人:欢迎回到正在为您直播的交易日。喝酒的朋友都知道,几种不同的酒混合着喝,很容易醉,醉了就容易迷失方向。全球最大烈酒企业帝亚吉欧偏不信这个邪,非得来喝中国白酒,他们看中的牌子是水井坊。结果最终帝亚吉欧和水井坊都醉了。具体情况,我们请孙晶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孙晶:好,艳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业绩持续下滑的水井坊近期公告,原全兴系董事长辞职,外资全面掌管董事会。外国人要将中国白酒带向何方,让股东迷茫,我们来看一下:

  水井坊7月6日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2014年7月4日收到黄建勇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工作变动,黄建勇辞去其担任的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辞任后,黄建勇将继续担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大米”暂代董事长。如此一来,除了3个独立董事外,水井坊目前的5个董事全部为外籍人士,而且除了“大米”外,其余4人均在帝亚吉欧方面任职。业内人士认为,黄建勇的辞职预示着曾经辉煌的水井坊乃至于全兴酒业或许已经画上了终极符号。一年多来,水井坊已经有260多位中层干部和销售精英离职。这意味着去年拿下水井坊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100%股权的帝亚吉欧,对内开始调整法人治理结构,加大外资对水井坊的控制力度。2006年12月,帝亚吉欧收购了水井坊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43%的股份,间接持有水井坊16.87%的股份,后来又在2008年和2011年进一步收购全兴集团的股份,间接成为水井坊的实际控制人,去年开始全面控股水井坊。

  舆情方面,上一次水井坊这么吸引媒体眼球还是在今年1月,公司上市十年首次预亏,媒体发布相关报道95篇,是其余各月的三倍。7月,水井坊再次抓住媒体眼球,不到两周时间共有相关报道63篇,几乎全部偏负面,主要集中在3个焦点上,分别是业绩下滑被st,高管离职,经营模式遭质疑,各占比16%、29%和55%。受媒体负面报道影响,公司连续四天启动负面舆情预警,7号,董事长黄健勇辞职外籍人士掌管董事会的消息将公司的负面预警拉升至橙色预警区域;另外公司业绩预亏难逃st以及260人离职,董事长成摆设的消息同时启动了8号和10号的黄色预警。截止目前排在公司新闻热度榜单第一位的消息是公司董事长离职,受到37家媒体的转载,新闻热度超过88度。或许是公司的不回复打击了投资者提问的热情,上证e互动平台上的相关提问已经将近一年时间没有回复了。水井坊中方管理层离职,依靠外国人能否卖好中国白酒?难逃st命运的水井坊,究竟路在何方?稍后让我们来听听各位嘉宾的分析。

  主持人:好的,孙晶。水井坊中方董事长任期未满就辞职,市场有多种猜测,有说为业绩亏损担责的,有说为信披违规当替罪羊的。究竟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刘梦鹏?

  刘梦鹏:几个方面吧。首先,业绩不太好。同时由于中西文化不同,大股东不是中资方,是外资。管理上一定会有文化冲突,加上三公消费限制比较严一点,导致白酒下滑阶段。如果公司这个时候再遇到一些阻力的话,降价、销售策略等等各方面调整,如果不调整,公司死路一条。如果调整,遇到很多阻力,文化不同、意见不合,董事长做起来也非常难。

  综合这几方面原因吧,再加上前面说的这些,董事长信心不足,所以提出辞呈。 主持人:针对媒体质疑和投资者关切,我们也来听一下记者的采访。

  针对媒体有关于水井坊目前深陷人事危机,有多达260多位中层骨干精英离职的报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向公司求证,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媒体的报道夸大事实,离职的员工并不全是骨干精英,离职人数仍属于正常人事调整范围内,并且通过此次人事调整,公司可以大幅节约人力成本。工作人员同时认为,公司现在并不是内外交困,管理层正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通过大力拓展中低端白酒市场等方式,力争在明年使公司扭亏为盈。而对于文章所提到的,大股东帝亚吉欧可能将洋酒代理权转给公司的猜测,工作人员则给予了否认。

  主持人:在中方董事长离职之前,水井坊一直进行着人事变动,一年多时间260多位中层和销售精英离职。公司业绩去年亏损1.5亿元今年延续亏损局面。曾经被称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水井坊,为何会走上内外交困之路?江桂华?

  江桂华:这个恐怕跟大环境有关。白酒行业高增长期已经过去了,塑化剂事件,包括三公消费限制,等等这些因素,导致白酒,尤其高端白酒销量大幅下滑主要原因。

  从去年年报来看,有些龙头企业,五粮液、贵州茅台,还出现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降的。目前白酒行业是真正进入深调的区间里,在这个大环境下,水井坊他们反应又慢了一拍,所以亏损比较严重。跟大环境有关和他自己经营策略模式。

  主持人:内外交困。水井坊老董事长离职,投资者是否怀念呢?孙晶。

  孙晶:水井坊老董事长离职,投资者似乎并不怀念。网友们大都认为董事长辞职,对水井坊而言,是利好。在微博中,有一位网名为“晚枫过客”的网友说道:水井坊十年业绩没有提高,这些人算精英吗?这帮人早就该离开了。管理人员不想着如何做好公司,老惦记着资本运作,不要也罢。把不要的冗员给干掉了,对水井坊是天大的利好!还有一位网名为“泸州老窖999”的网友评论道:地球离了谁照样转,黄建勇辞去董事长本是企业人事调整,却出现这么多的负面文章,值得投资者思考。外资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帝亚吉欧的管理势必与中国的企业管理有冲突,帝亚吉欧更国际更适合企业的长足发展。以上就是我关注到投资者的观点,艳华。

  主持人:谢谢孙晶。看来投资者把水井坊业绩下滑的责任归咎于中方管理层,而把希望都寄托在外资方身上。如今原全兴集团标志性人物辞职,外资全面掌管董事会,董事长也由外国人担任。他们能够挽救水井坊下滑的颓势吗?

  刘梦鹏:还是具有不确定性。帝亚吉欧在文化上肯定有冲突的,这几年三公消费限制以后,人们对健康认知程度,对白酒消费业在下滑。

  还要看管理层整体协调性,不管是谁,只要一条线下去,减少内讧,还有新的方向。一旦上台以后,管理能不能给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前三把火烧不好,我估计比较麻烦。

  主持人:管理层在调整经营策略,江桂华,你怎么看?

  江桂华:把总代理改成直销,也未尝不可。现在人事变更不可避免,但要有一个借口台阶,所以转成直销,是否能成功?拭目以待。

  总体而言,白酒高端确实卖不动。这个行业酒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中低端肯定有的,如果把这个把握住,温饱是没有问题的。 主持人:目前摆在水井坊面前的问题是尽快扭亏,否则明年将被st,这又将创造历史。水井坊能避免被st吗?刘梦鹏?

  刘梦鹏:的确,对当前管理层是一个大的考验。如果业绩上小的斩获,给投资者带来预期。新的营销模式能不能给公司带来全新局面?除了这个模式以外,能不能创造其他的利润增长点,比如资本运作等等。现在来看,整个白酒行业的的确确要进入深调期,消费人群还在,但量和观念发生变化,这个是酒企必须要意识到问题,除了价格、销售战略以外,产品方面也要做深度调整。蛋糕就这么大,现在很多人都在抢,最终结果可能撞得头破血流,能力不强的可能淘汰掉,外资进来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主持人:美国人大米上任后也坦言各方压力重重。公司到底路在何方,来听听市场人士的建议。

  记者:水井坊为何内外交困?

  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杨国英:有客观环境导致的。从2012年3月份开始,国务院三公消费禁令。然后中央军委的禁酒令。是受到宏观环境影响的。

  为什么水井坊在同样环境下跌幅远超过其他白酒股?主要原因来自于它主观问题,跟外资并购有关系。白酒行业在中国从营销通路来说,是关系营销。在外资控股情况下,它的经营理念,很多层面可能不太符合很多白酒行业销售的规则。

  记者:水井坊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杨国英:谈到出路,有三个出路,这三个出路有好有坏。第一个,调整经营策略。

  还有一个相对好的一些,有些学者提到,比如把帝亚吉欧洋酒代理权交给水井坊操作,避免st。

  我这里面重点提到第三种方式,应该说最好一种方式,可以启动白酒行业的并购,比如说泸州老窖来通过换股并购水井坊。一个品牌可以做大。第二个,它们属于川酒系列品牌,这样整个品牌放大效应。

  主持人:外资入主后曾经推行水井坊双品牌战略,之前水井坊自身也进行过跨界尝试,但以失败告终。走在十字路口的水井坊,有什么样好的建议?江桂华?

  江桂华:刚才场外嘉宾说把洋酒代理权给它,效果更好一些。但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

  主持人:好的,关于水井坊话题先讨论到这里,来看一下盘面最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