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赤水河可以倒流,整条河又将是另一番模样。
在很多人看来,赤水河的水就是钱。但这是对赤水河中下游而言,对于上游的城市或者村庄,它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河流而已。因此,赤水河的保护呈倒置状态,上游保护欠佳,中下游拼命保护。
在赤水河上,已经分为了“两极”:赤水河上游,人们相对贫困,生态破坏较为严重;中下游则非常渴望赤水河有良好的生态。在贵州境内,中游酒都仁怀,河水堪比黄金,有赤水县市近80%的森林覆盖率,是川渝黔的旅游后花园。
来自遵义市发改委的消息,遵义市将投资3303亿元打造赤水河流域,未来的赤水河又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翘首以待。
地位: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在各地河水污染爆表之际,赤水河的水质达到国家二、三类水,格外的难能可贵。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任晓东博士用了“罕见”这个词,来形容赤水河的生态。当然,这是在长江中上游的河流中比较。
赤水河发源于乌蒙山北麓的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流经滇、黔、川三省共13个县市,在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全长437公里,流域面积21010平方公里。河源至茅台镇为上游,河长225公里,天然落差1275米,茅台镇至赤水市为中游河长158公里,天然落差183米,赤水市至合江县河口为下游,河长54公里,天然落差16米。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右岸一级支流,赤水河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中少有的、自然流淌的以生态保护为主、整个干流尚未进行开发建设、基本上保持原生态的河流,是三峡库区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河中有宽唇华缨鱼、中华倒刺鲃、光泽黄颡鱼、张氏和蛇鮈等上百种鱼类,其中有10多种鱼类,只有赤水河才有。在任晓东看来,赤水河流域可以算是长江中上游珍稀鱼类的最后栖息地。
“最后”这个词听起来有些悲观,但用在此处说明了赤水河的绝无仅有。
流域内有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赤水大瀑布景区”、“燕子岩国家森林公园”、“竹海国家森林公园”、“习水丹霞谷景区”、“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五个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丹霞地质公园、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习水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级品牌景区,赤水丹霞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地”。
由于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留下了独有的红色文化,因此赤水河被誉为遵义的“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
在任晓东眼里,赤水河是一条美丽得不能再美丽的河,流域有中阔叶林带保护区,那是大型猫科动物的栖息地,里面适合老虎生存,但目前没有发现老虎,更多的是云豹和豹猫。
让任晓东庆幸和骄傲的是,这条流经滇、黔、川三省的赤水河是一条自由流淌的河,之所以说是自由流淌,是因为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一条没有修建干流大坝的一级支流,是一条洁净、自然流淌的生态河,保持着天然的河流特征。这在拦坝截流的发展大潮中,弥足珍贵。因此,他认为,在赤水河上,最适合发展的就是两家马车:白酒和旅游。
赤水河上白酒的发展大家已经耳熟能详,有一种说法是仅仁怀市就有数百个亿万富翁,几乎每家酒厂都是过亿资产,这仁怀市,上规模的酒厂就有上百家。因此,这条河除了给予人们良好的生态美景,以及各种经济鱼类带来的美食,还给两岸的人民带来了富足的美酒和财富。有自然保护情结的任晓东认为,这条河发展经济最好围绕两个形态就是白酒轻工业和旅游。 难题:亟需三省联动保护
任晓东为何要提出发展轻工业和旅游,这就涉及对赤水河流域的开发和保护的问题。反而言之,赤水河畔的白酒和旅游需要很高的生态指标,现在赤水河这条财富之河,如果前提不是生态之河的话,白酒和旅游什么都不是。
这一点,任晓东看得明白,他说环境的变化很难控制,很敏感也很脆弱。数百上千年形成的生态环境,可能一两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将它破
坏掉。从整个赤水河流域来看,由于沿线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对流域生态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样的生态的破坏对中下游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多麻烦。
曾经徒步穿行赤水河的资深媒体人、作家魏荣钊回忆,在上游地区很多地方出现了石漠化、荒漠化,老百姓的生活贫困。这与任晓东博士的看法一致的吻合,他的调研得出的结论也是赤水河流域内的云南北部和毕节境内都比较贫困。一度由于煤炭不够烧,导致上山砍柴,破坏了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在贫穷面前都是苍白的”任晓东说。
任晓东研究上游的经济形态,不少地方都以工业强县,其中不乏有煤化工。云南镇雄的定位是将其打造成为云南省重要的煤电煤化工基地和现代生态工业强县,而叙永则要打造成为四川南部煤化工基地。“上游发展污染较大的工业,将给下游带来很大的麻烦和潜在的生态威胁。”任晓东说。
目前,赤水河上的产业发展导向已经很明确,上游发展工业,中游发展轻工业和旅游,下游发展航运和矿产资源开发。
在任晓东看来,这种上中下游的开发方向不一,产业导向不一致,使得相互之间形成了生态保护上的割裂。
他认为,赤水河流域从面积上来看,并不大,但是其特点之显著,全国绝无仅有。他心中最理想的管理模式是整个赤水河流域统筹管理,打破地域管理格局,中下游的产业开发反哺上游的生态保护,也就是现在流行的生态补偿。
近几年来,贵州一直在探寻赤水河的保护,甚至出台了《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但在不少人大代表看来,赤水河流经三省,健全本省的管理协调机制的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赤水河上下游省级间流域管理开发协调对话机制。
虽然今天赤水河还有这样的水质值得庆幸,但是水质已经从11年前任晓东研究之初的国家一、二类降为现在的国家二、三类水质。且河水的减少甚至出现断流,都极大考验着赤水河流域发展。如今,摆在赤水河上的污染威胁有工农业、城镇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在任晓东博士看来,保护赤水河的生态环境还任重而道远。
读城:赤水河上的“小香港”
在这条河上,仁怀作为酒都让天下人知晓,而另外一个多年藏于深闺的城市美景足以让人销魂。这个城市就是赤水河在贵州境内的末梢——赤水市。
千万年来,奔流不息的赤水河养育了两岸生生不息的生灵,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古人赞之为“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包括国酒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地域文化及民俗文化。
魏荣钊2004年7月徒步这条河流,就是因为赤水河有美景、有美酒、有红色文化、神秘。而这些都是源于他最先对赤水河的了解:那就是这条河酿造了享誉世界的茅台美酒。 但让他情有独钟的也是赤水市,在他的《走在神秘河》一书中,讲到赤水时,用了“销魂”、“艳遇”、“美丽”三个词来形容。这其中当然有赤水市的桫椤、丹霞、瀑布、竹海,更是有对当地的人文迷途忘返。在他眼中的赤水女人美丽、温柔、贤淑,有巴蜀之美,又有江南之柔。此外一个有趣的叙述就是他当年迷恋赤水的美食,以及他险些在赤水遭遇的爱情。
当我向赤水市委宣传部部长马华问到赤水的特点和整体的文化定位的时候,他说:赤水很多特点都独一无二,实在很难用三言两语囊括赤水之美。
对于,赤水市的文化特点,马华如数家珍。贵州第一个党支部在赤水河,红军四渡赤水中的一渡赤水就在赤水境内,贵州第一盏电灯在赤
水,贵州第一个兵工厂在赤水,贵州第一辆汽车在赤水,贵州第一条公路在赤水,赤水是贵州第一个县级市。
对于赤水,马华给总结“三色”文化。何为“三色”文化,就是绿色文化、红色文化和金色文化。
他解释,绿色文化就是指赤水独有的自然环境: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千瀑之市等绝无仅有的生态资源。马华用数字让我们看到赤水市的“绿色”,有128万亩竹海,3200多个瀑布,全市森林覆盖率近80%,景区森林覆盖率近
95%。
而红色文化就是就是丙安红色古镇、战斗遗址以及红军四渡赤水的渡口等。金色文化则是河流文化和河域文化,赤水曾经是川盐入黔的口岸,江西湖广人于此经商,曾经有“小香港”、“小上海”之称。
样本
:“吃生态饭
”的开发
这对赤水河流域保护性开发方面,赤水市即将是整条河流上的样本和先锋。虽然位于赤水河贵州境的末梢,但是生态保护成就了这座绿色之城。
曾经一度由于交通封闭,赤水市如今交通重新打开后,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吃生态饭、赚生态钱”的城市。
赤水市的交通变革就是来自高速公路,遵义到泸州的高速公路开通在即,赤水能三小时抵达的机场就有7个,有泸州机场、遵义机场、重庆机场、成都机场、宜宾机场、仁怀机场等,这意味着赤水市成为了川黔渝的旅游后花园。
马华介绍,按照贵州省和遵义市的要求,赤水市现在正打造国际知名的“三城”:国际知名的丹霞城、国际知名的竹业城、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体验城。
在马华眼里,生态文化就是最时尚的文化,如今赤水市的开发是将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与欧洲牵手。“与欧洲牵手,并不是说模仿欧洲,而是学习他们的开发理念。欧洲开发中的天人合一,其实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致的。”马华解释。
由于交通的变革,赤水旅游已经尝到了甜头。马华告诉记者,现在只是仁怀到赤水的高速公路开通,一旦赤水到泸州的高速公路开通,赤水的旅游将进入“井喷时代”。仁赤高速开通才一阵子,赤水的旅游增长速度近200%,这对赤水的接待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为了提升赤水的接待能力,赤水大批的商务宾馆群正在修建,而乡村旅游也开始布局,提升接待能力。马华说,以后重庆、成都到赤水就是3小时左右,而赤水这样的生态城市在国内罕见,大家都找不到比这里更好的度假休闲的地方,因此赤水旅游井喷成为必然。现在,赤水正对打造乡村景观,提出把村庄打造成公园,把农家打造成花园,同时农家还是客栈。在今后的赤水城市和乡村的包装上将取丹霞之色、竹子之形,让赤水形成统一的与自然环境相匹配的文化风格。
在马华眼里,旅游业的发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崛起,更看中今后赤水会形成贵州的精神高地。因为开放,因为旅游倒逼,赤水市的人口素质将大幅提升,因为城市人与乡村人、本地人和外地人都会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值得欣慰的是,6月12日至13日,正值我们在赤水市采访之时,国家环保部生态司、中国环境科学院信息所、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相关专家组成的技术评估组通过了赤水市的国家生态市的评估。也就是说,赤水市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市。
赤水市通过近7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生态、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赤水河流域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生态发展样本。
![]() |
上一篇: 马修:纷争过后再看酒业O2O |
下一篇: 今世缘酒业:6月23日申购牵动白酒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