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 注册为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朱晶晶:写在酒业辞旧迎新之际

2014/1/19 17:21:38    来源:    作者:    点击数:183
分享到: 更多

  按照中国的传统哲学来说,祸福倚伏——在中国人的理论中,没有无缘无故的“好”,自然也不会有莫名其妙的“坏”。所有“好”与“坏”的现状,都是由很长一段时间的蛰伏问题所造成的。这种前因后果相辅的理论让中国人懂得总结,并在总结中找到希望,同时改掉弊端。所以在岁末年初,“盘点”,成为中国自上而下的全民“活动”。

    2013年,在中国旧历中被称为癸巳年,按照中国人习惯讨彩头的说法,这一年似乎没有什么“吉利话”,杯弓蛇影,虎头蛇尾……导致一年的基调在年初就已经定下。一年之计在于春,但三公消费的一纸文书让早春的酒水市场有点料峭,酒水市场自下而上的反应最终在夏初开始让企业变得难以下咽,企业开始由等待观望变为主动出击,寻找新思路与新思想。出路——成为中国酒业2013年的全行业话题。中国酒业在这一年中听到最多的就是不尽人意,被指责的声调都是讨伐笔逐的一边倒。不可否认,其中有一部分人是来凑热闹的,但我们不能再继续安慰酒行业:“没事,只是一年的不尽人意,一切会好的。”
    中国酒业快速发展了十年,但从没有认真梳理过自己的不足,翻看过去几年的盘点,大家更多的在意今年增产了多少,创收了多少,明年要怎么大干。虽然形式上大跃进,但思想已经把不足与差强人意的问题忽略。飘飘然的心态让中国酒业的耳根子变软了,动作迟缓了。这十年安稳为中国酒业种下的名为“安乐”的诟病,十年的讳疾忌医,不可能一朝一夕的恢复。中国酒业需要敢于面对,敢于聆听各方声音。敢于承认,敢于走出,才是解决行业弊端的唯一出路。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老师,2013年,用全年的时间为酒行业上了一课。这一年中国酒业并非没有闪光点,行业在摸索前行,碰撞的思想更是百家争鸣;这一年行业不再自我,无论是公益还是产品需求都更贴近消费者;这一年让行业明白,固守需要打破。只有抱着乐观心态、不服输,才能让行业扭转困境,我们需要把压力当做动力、当做鞭策,摆正心态,潜心去发展,才会避免再次被同样的问题击垮。
    2014,马上到来。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收拾好2013滞留的问题,让我们焕发龙马精神,马上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