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 注册为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榆树 以一棵树的名义

2013/12/21 11:08:08    来源:    作者:    点击数:176
分享到: 更多

 以一棵树命名

 榆树,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是松嫩平原腹地的一个县级市,记者从哈尔滨奔赴长春的途中恰好经过榆树。文字表达起来一点都不远,实际榆树距离长春、吉林、哈尔滨的车程均在90分钟左右。
 从哈尔滨开车进入榆树市,车行走在榆树市西部开发区的水泥公路上,一个个工厂开始出现在眼前,虽说是工厂,但并没有想象中冒着滚滚浓烟的烟筒,城镇也并没有因为工厂而变得喧嚣。走了很长一段路,才有两个穿蓝色制服的工人与记者的车迎面而过。
 如果你查阅榆树的历史,一定会露出惊讶的表情,简单的词语已经表达不了这种惊讶。
 大约4万年前,一个现代统称为“榆树人”的部落就生活在这里,同样,他们所创造的古老文明被命名为“榆树文化”。当时榆树还处在石器时代,古老的“榆树人”过着与大自然抗争的生活,女人采集野果缝缝补补,男人则进行渔猎。因为地处松花江北岸,他们的生活富足。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生不息。
 据《满洲地名考》记载,相传榆树市城南有一棵参天古榆树,这棵榆树需十余人合抱,而且树的周围百米无其他树木生长,因此,目标明显,引人注目。从宁古塔(今宁安市)等地移居的汉人,在此树周围垦荒建屯,称之为“大孤榆树屯”。后来垦荒的人口愈来愈增多,渐成集镇,于是“大孤榆树屯”的名称逐渐传开,后来又称“孤榆树”。“榆树”市名便由此演变而来。
 榆树市最早的工业生产开始于造酒业。
 榆树最早的酒厂成立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为在大新立屯开办的德聚永烧锅。榆树城内最早的酒厂为聚成发烧锅,建于道光二十六年,可年产白酒300多吨。到同治元年(1862年),烧锅发展到37家,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发展到52家。
 这就是记者将要踏上的这块神奇土地。
 
行走在榆树
 东北的冬天格外寒冷,但榆树的大街上从来都不缺少行人,在散步中享受着城市的平和与宁静,仿佛冬天的风已经吹不透他们的衣裳。当记者走在榆树市的大街上,夕阳的余晖正洒落在榆树人热情洋溢的脸上,路过大街小巷上的酒家,一种无以言表的感动在心头滋生。
 返回宾馆的路上,雪花已经飘起,白色的鹅毛大雪覆盖了整个天空。迎面走来一位70岁左右的老者,背上扛着一个棍子,棍子上面挂个桶,桶里装的是刚刚打回来的白酒。当问及这名老者为什么要在下雪天出来买酒,老者说:“缺了酒吃饭就不香了,屋里喝着酒,正好看窗外下雪。”
 从老者身上,记者看到了榆树人闲然自得、简单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不难看出榆树是个爱酒的城市。伴随着榆树市发展的正是榆树酒的发展史。几百年来,榆树人与酒结下不解之缘。
 这些年来,榆树人对酒有了新的认识,为让家乡酒被更多的人品尝,榆树人也做出了自己努力。
 在榆树市的酒产业报告中可以看到,2004年,榆树市文化主管部门开始高度重视榆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作。其中,“榆树钱酒技艺”被视为榆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对象。由于对酒行业高度的支持,榆树酒业已经迈向了集群化发展的脚步。2007年7月26日,榆树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北方酒业基地”。此后的6年里,榆树市的酒行业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有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入驻榆树,花泽集团收购榆树钱酒业,吉久王酒业与四川高州酒业强强联合在环城工业集中区建设新厂……白酒产业成为榆树市快速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这只是榆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而贯彻始终的是榆树的酒文化,也正因为这一点,榆树才永远是那个榆树。
 
那片山山水水
 榆树人在这片土地上细心灌溉,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许多少小离家的榆树人到最后都返回了这里。究其原因,或许是这些人忘不了家乡的一杯酒,亦或是榆树特有的泥土气息。
 榆树市位于东经126°01′44〃~127°05′09〃,北纬44°30′57〃~45°15′02〃。南北、东西距离各85公里,边界线长345公里,全市土地面积4712平方公里,是吉林省最大的县级市之一,同时也是吉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这个城市的区位优势尤为明显。榆树市南及东南邻舒兰市,西南隔松花江与德惠市相望,西部与扶余县接壤,北及西北与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及东北与黑龙江省五常市以拉林河为界,境内水系分属松花江水系和拉林河水系,这造就了榆树市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地理位置。
 松辽平原是经过辽河、松花江、嫩江常年累月的冲积而成,这三条河流冲击所带来的土壤腐殖质含量多,通气和蓄水性能好,是世界上著名的“黑土”分布区。同时,辽平原气候属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冬季气温低,封冻期长,夏季气温高。堪称完美的自然条件使得榆树市成为全国大豆、高粱、玉米、水稻的重要产区。目前,榆树市已经连续9年获得全国产量标兵县(榆树市属于县级市)之首的称号,素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美誉。
 几条大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榆树人,成为榆树的母亲河。卡岔河从榆树中心穿过,拉林河流经榆树市的东部和北部,而流经榆树市南部的第二松花江与拉林河环抱着榆树。同时,榆树市地下水资源丰富,多处被测为可直接饮用的矿物质水。榆树的年均降雨量达到500~700毫米,在我国北方城市里并不多见。水资源的丰富使得榆树市的夏季绿草如茵,常年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榆树市里的市民说,榆树的夏季是最美的。
 夏天来临的时候就代表着雨季的到来,滚滚的河水向着下游流去,河槽的两岸堆满了淤泥,丰富的矿物质对农业来说又显得格外弥足珍贵,聪明的榆树人在这里栽培了一个品种叫糯高粱的高粱。等到秋天收获的季节,远远地望向田地,红彤彤的高粱穗都已经展开笑颜,像一片红色的海洋,给人以浩瀚与宁静。
 独特的高粱自然产出了独特的酒。在榆树市提起榆树钱酒可谓是家喻户晓,每一个榆树人的成长都不会缺少榆树钱的陪伴。榆树钱酒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榆树钱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200多年来世代相传,酿酒技艺也逐步改善。
 当我们的车驶离了榆树,向长春方向进发,一个大门吸引了全车人的目光。大门上面写着“榆树”,这两个字的下面写着“天下第一粮仓”六个大字。金色的字体不仅象征着榆树五谷丰登,更象征着榆树热情好客待人诚恳之道。据说,每个来过榆树的人都会和“天下第一粮仓”的大门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