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释放出了家庭农场“破旧创新、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的政策信号,为葡萄酒家庭农场运营机制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十六届会议上,2014年被正式宣布为“国际家庭农业年”。这充分说明,我国发展葡萄酒家庭农场不但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方向,也符合世界经济趋势。 报告分析认为,根据家庭农场的概念,小酒庄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拥有自己的葡萄园,从事酿酒葡萄与葡萄酒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酿酒葡萄种植、酿造、销售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完全符合我国家庭农场的标准,小酒庄就是一种更加专业化、现代化的家庭农场。 为此,李华提出了基于家庭农场框架下的葡萄酒庄发展建议。 1、产业提升,创新经营管理机制; 2、主体准入,加强产业经营的人才支撑; 3、农地流转,实现酒庄经营的适度规模要求; 4、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支持与项目扶持; 5、教育培训,提升职业经营管理能力; 6、强化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这六大建议构建了我国葡萄酒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框架,为我国葡萄酒产区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据李华透露,该构想已经与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农业部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天佐这次也到了杨凌参加会议,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
![]() |
上一篇: 中国葡萄酒行业将现十年稳定期 |
下一篇: 调查显示:消费葡萄酒成武汉市场新风尚 |